人生价值观:人生没有所有权,只有使用权。生命是一个真实存在的过程,我们拥有的就是这个过程中的经历。
生与死对于每个人来说向来都是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
对于死的理解很多人都只是停留在“消亡”这一层面,伴随而来的是对于死亡的恐惧、痛苦和纠结。据《史记》记载,西汉孝文帝提出对于死的达观看法:“我听说天下万物萌芽生长,*终没有不死的。死是世间的常理,事物的自然归宿,有什么值得过份悲哀呢!”(朕闻盖天下万物之萌生,靡不有死。死者天地之理,物之自然者,奚可甚哀。)生命的流逝其实是大自然更迭、生生不息的体现。如果没有死就没有生,死亡是一个结果,但是应该是有温度、品质的结果。所谓以死观生,这大概就是“未知生,焉知死”的含义。认真践行生的过程也就能够欣然面对死,豁达的面对死亡就会积极的面对生命。
陵园是人类生命*终的归属地,也是生者寄托哀思、表达愿望的客观承载体。陵园的主要职责是通过对遗体的人性化处理,来达到安息逝者、抚慰生者的目的。避谈生死并不能让我们逃离生死轮回,应该通过沟通生死让人们更热爱生命,更懂得珍惜生活。
清明时节,天清地明、万物复苏。选择清明节作为祭祖的节日有深远意义。清明节体现出了国人对于生命的积极态度,对于人类的生死更迭和大自然的四季交替融合的豁达,是中华民族对天地、对血脉表达感恩的形式。陵园作为平台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更具有现实的意义。清明节不应是凄凉悲伤的扫墓节,它是温暖和豁达的,殡葬业也不应是事关死亡的行业,它是庄重和传承的。除了要满足人们传统的陵园安葬、祭祀功能之外,我们同时还在思考着行业的责任,致力于生命的传承和服务,让人们可以在这里感受到生命的温暖和纪念。
从生死哲学的角度、从生命管理的角度来看殡葬业,其实质即是要让生者与逝者都能够处于一个良好的沟通与互动的状态,生者和逝者也能与社会保持一种良好的和谐关系,生养死葬乃是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殡葬业者是站在为人料理后事的**线专业人员,在一定程度上负有教化人心的责任,对思想文化的涉猎理当全面而深入:
首先,陵园应当具备三种功能。从理想的角度来看,立于生死哲学的立场,联系到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陵园规划和建设不在其规模如何巨大、基础设施如何完善,甚至也不在其园林化、艺术化的程度之高,而要看其是否具备了三种重要的功能:**、是否构建了让生者与逝者对话的平台,成为逝者安息、生者慰藉之地;第二、是否成为了城市或乡村生死文化的有机构成部分,具备有公众休闲的功能;第三、是否成了世人体悟人生的第二课堂,亦即成为生命教育的基地。陵园的建设应该达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目的,也就是说,要让陵园成为培育大众道德品质的特殊场所。殡葬行为的根是文化,反映民族的道德追求和价值观念。应当充分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丰富现代丧葬文化,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其次,善事逝者,慰藉生者,亦即让家属坦然接受亲人死亡的降临,是殡葬服务工作的主要目的。殡葬从业人员角色扮演是生死大事的重心所在,所扮演的角色应包含生命教育者、殡葬服务者双重成分。殡葬服务行业应当从“建设**的丧葬文化、吸收民族传统、满足社会精神需求、创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来对待殡葬文化研究和殡葬文化建设。为此,不仅需要深入研究传统民俗文化,还必须引入诸如心理学、宗教学,尤其是生死哲学的研究成果。殡葬礼仪服务人员必须具备宗教、礼俗、文化素养。对于殡葬服务的文化以及过程自始至终都能了如指掌,在服务过程中才能拿捏掌控得当,达到生殁两安的目的。
再次,殡葬业的从业人员应该意识到,逝者人际的、社会的、精神的生命还存在。只有如此才能在运送、火化、下葬等各个环节中保持对逝者**的尊敬。民政部社会事务司一位**曾经说过:“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落脚点就是以人为本。殡葬行业整天接待的就是失去亲人的人,我们要用良好的服务来安慰我们的服务对象。一定要讲求服务质量,要诚信为本,服务优先。”这就必须提升殡葬业从业人员的知识水平与服务精神。通过高品质的殡葬,让逝者能安息,遗属们也能获得心灵的慰藉。
*后,殡葬事业应发展成为生命教育事业。生命教育首先是生死观教育,关于人之死亡问题是其重要的内容。实际上,死亡教育实为生命的教育,当人们对死亡愈觉知、愈深入地了解后,则对生命的看法会愈积极,愈能主动自觉地安排人生,去获得更有意义与价值的生活。所以,死亡教育不仅是教育人们如何面对死亡中的失落,如何面对自我之死,更重要的意义还在通过人们对死亡的理解来为生命与生活添加意义和价值。所以,要从推动与普及生命教育的角度去精心设计、规划、建设、发展殡葬事业,改变人们的殡葬体验,让陵园转化为人们体悟生命、学习人生、升华生死观念的庄严场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