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有城市公墓的建设存在着诸多不合理问题,严重影响了城市景观、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该又从生态学角度对公墓的可持续发展进行研究,阐述了生态化公墓建设的意义并提出了公墓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公墓(Public Cemetery ),是含独立墓地和集中安葬等多种形式的公益性或经营性的公共墓地。国际上具有此种功能性质的设施还有多种称谓,如墓地(Graveyard),墓园(Cemetery Garden),纪念公园(Memorial Park)等。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镇人口基数和密度不断加大,死亡人口数量的持续增加导致了城市公墓的扩张需求。而土地资源的稀缺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却使城市发展面临着逝者与活人争地的两难境地。公墓的白热化现象也给城市景观和生态带来了负面影响。
在此情形下,建设可持续型公墓,以及对现存公墓的生态改造将对我国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同时它也将对城市经济、社会文明起到一定推动作用。
1公墓建设的现状
当前我国公墓的建设较为混乱,多为迎合大众心理,以营利为目的短期建设行为。其建造数量之巨,范围之广,令人瞳目,其间伴随着种种不合理的现象。
1.1对土地资源的影响
明代的李元阳曾说‘’一坟所占不过十步,而有力之人广图风水,遂致占田为坟,而刀耕火种之民无从措手,恐非长久之策也”。古人的预言在今天的部分地方已成为严峻现实—开山炸石造碑立墓,坟莹侵占耕地良田,甚至与住宅、学校比邻接踵。目前我国每年死亡人数不少于900万人,据统计,每年殡葬占去的土地就在几十平方公里,这相当于每两年就吞噬掉一个海南省的园林绿地面积。当前基于传统的留存心理产生的骨灰保存法,使得现有公墓极难得到循环使用。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死亡人口数量逐年累积,现有公墓的“死墓危机”正在逼近,这更加剧了土地资源的稀缺。
2对城市景观的影响
落后的风水观使得良田沃野沦为墓地,并导致其周围土地大片荒芜。而陈旧的墓葬形式,带着青乌先生诡谲的神秘,化青山为腐朽,制造了无数视觉上的垃圾。这些墓碑森然林立的白色区域,如同丛生的痈疖,给人难以名状的恐惧,严重损害了城市景观的完整性。
3绿化结构存在的问题
以开辟荒地为主的新公墓的建设多为人工绿化,施工中又以单播草本、草木本混播和单播木本为主。因此,公墓的绿化体系就呈现一种生态垂直、结构单一的草坪或乔灌木景观,视景单调乏味,其改善环境的生态作用亦不明显。此外还存在绿化覆盖面积相对较小,草坪保护不力等问题。
4对区域环境及生态功能的影响
我国大部分公墓,主要是以水泥或石料板块制成的墓穴和墓碑,给荒山包上了一层坚硬的外壳,其风化瓦解期十分漫长。这种公墓较之土葬墓对环境的后续影晌甚至更大。
这些现象已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公墓自身和城市经济的发展。因此,公墓的生态建设和可持续性研究已迫在眉睫。 |